【修例風波】魏建國:應助香港消彌偏激情緒 以發展經濟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9/06 12:14

最後更新: 2019/09/06 12:19

分享:

分享:

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撤回《逃犯條例》後,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《環球時報》撰文,指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的進程中,發揮不可估量和替代作用。在當下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渡階段,香港能否把握好機遇屬關鍵路口。因此,他希望各界助港消彌偏激情緒,以發展經濟。

他指出,香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方面。首先,在改革開放初期,於內地投資前景不明的情況下,大批港商率先前來投資建廠,扮演生產者和貿易商的雙重角色,既給內地帶來緊缺的資金、技術、設備及現代管理模式和商業規則,也幫助內地制造在國際上打開市場。

其二,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外資來源地,這不僅包括香港企業的資金,還包括台灣、澳門、海外華僑及一些內地民營企業的資金,他們都被看作是「港商」,匯入為促進內地發展的龍頭隊伍中去。

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《環球時報》撰文,指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的進程中,發揮不可估量和替代作用

其三,作中西方的溝通橋樑。香港市場規則與國際接軌,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為走向世界積累經驗。香港的市場經濟理念、管理模式、商品房改革、城市治理、公務員管理、社會服務等經驗都為特區及內地發展提供有益借鑒。

然而,目前中國已躍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中港關係不可能是從前的「三來一補」及一般投資及轉口貿易,當下中國經濟也已由高速增長漸轉向高質量發展。因此,他認為香港應在三方面把握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機遇。

魏建國:中港有強烈互補作用

其一,研究內地政策大方向,尤其是「一帶一路」、粵港澳大灣區、長江經濟帶等能給香港帶來的效益。其二,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在金融及服務方面的優勢,如果香港能與內地更好聯動,在大灣區中更好發揮金融作用,將獲新發展動力。其三,香港應堅持在中西方之間起一個「超級中間人」作用。

他又指出,過去內地經濟變化調整步伐很快,香港或適應得不那麽充分,甚至有人會認為對方成了自身發展的「包袱」,從而鼓吹未來應該「脫鈎」。他強調,沒香港的發展,中國未來發展不會全面;僅依靠香港自己,或歐美,香港的未來也沒前途。因此,各界應助香港消彌偏激情緒以發展經濟。

責任編輯:游昊雲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